为全面掌握中山市互联网发展现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2018年7-10月,由中山市互联网应用创新协会、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联合调研,中山市改革发展研究会提供智力支持,编写了《2018 中山互联网发报告》。该报告全文10万字,九大章节,客观、忠实记录了2016-2017年中山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对中山市互联网发展环境、主要细分行业、重点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既有宏观的分析和综述,也有专项研究。报告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数据详实、图文并茂,对中山市互联网相关从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协会公众号将连续刊出《2018中山互联网发展报告》各章节,今天先刊出行业综述篇。
根据广东电信发布的宽带用户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中山网民每天在网时长约15.26小时。中山网民在网上爱做事排行顺序依次为购物、追剧、浏览资讯、炒股、手游、婚恋、美食;{za}玩网游的镇区是横栏镇,占比65%。
从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提供的中山网民上网习惯数据看,网民分布占比分别为:25-35岁占32.5%,35-45岁占28%,合计60.%。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是房、车消费的主力军,也是互联网经济与娱乐的主力军。这一点与中山网络热搜排名结果:房价、装修、汽车、手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调查发现,中山网店所属行业TOP5排名中,前4名则与中山优势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服装、家具装饰、五金、电子。随着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互联网化,大数据将得到越来越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持。2017年,中山市的平均网速为49.3M,其中全市25个镇区中,平均网速{zg}的是西区,网速高达69.7M。
根据中国网民社会心态研究实验室、中山市网络文化协会联合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城市网民性格“中山指数”》,中山网民性格总体来讲,比较温和平静偏低调,幸福指数较高。该指数显示,中山网民鲜有在网络上宣泄负向情感或表达低落情绪,思维较简洁,较少使用因果词和洞察词来重构叙述思维。
近年来,中山市信息化基础网络从传统铜缆宽带向数字化光纤宽带升级的工作全面开展。2017年,中山市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8.4万户,增长12.5%,90%电信用户采用光纤宽带,成为全省光纤用户占比{zg}的地级市,100M宽带用户占据1/3以上。
根据广东电信2017年发布的《千万光宽、万千精彩》宽带用户大数据报告显示:在广东省所有城市中,中山市的光纤普及率{zg},上榜最“光”的城市。在全光城市的基础上,中山市累计投入1.2亿元,升级网络设施,提升网络承载能力。目前,千兆承载能力已经{bfb}覆盖全市范围,千兆网络覆盖全市24个镇区域。
2017年,数据通信新业态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移动电话用户期末数达699万户,其中4G用户达520万户,分别增长16.7%和27.6%;移动互联网用户期末数达590万户,增长15.2%。
互联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指上年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收入300万元以上,按照2016年检结果核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7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增速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落地中山,随着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交融促进,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服务业新动能也在不断增强,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日益强大。来自中山市经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山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相关服务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递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8.6%和12.6%。
近年来,中山市网络基础设施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带动互联网应用加快普及,中山市互联网企业在网络视频、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创新不断,带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根据艾瑞观察分析,截至2017年年底,中山PC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与移动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逐渐拉近,预计2018年年底移动网络经济市场营收规模将反超PC市场营收规模。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创新领域、最强的ICT产业驱动力量,培育了全球{zd0}的信息消费市场。中山移动互联网正加速向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广泛扩散,xx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变革,成为城市间竞争的焦点。
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移动购物仍然为市场主要驱动力,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份额中依然保持{jd1}优势,移动生活服务市场在移动互联网份额中有所下滑,而移动旅游、移动出行、移动招聘、移动教育及移动医疗均有较大的增长。
手机APP应用越发集中。2017年中山手机APP应用越发集中,网民日均常用APP不超过10个,其中应用率{zg}的5款APP依次为微信、QQ、淘宝、支付宝、手机百度。从使用时长看,前五类是即时通讯、微博社交、综合电商、综合资讯和网络直播。其中,网络直播成为2017年中山互联网发展的新亮点,在娱乐、电商、企业和政务各方面都有应用。
各种惠民应用不断推出。“中山警民通”、“健康通”、“掌上12345”、“健康中山”等民生应用服务软件平台不断推出,涵盖警务、交通、医疗、体育等重要民生领域。其中,“中山警民通”提供办理车辆违法查询、车主违法查询、一键挪车、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户政进度查询、重名查询、消防业务申办等26项公安业务;“掌上12345”APP整合了全市110个政府部门咨询、投诉、举报、建议、表扬等功能,知识数据库收录超过8000条词条。
政务新闻类微信公众号活跃。中山出现了“中山发布”、“中山日报”、“中山新闻头条”、“掌上中山”等粉丝多、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微信公众号。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统计的数据来看,截至2017年年底,中山地区符合其榜单规则的188家政务微信公众号中,50%的公众号年度总推送消息大于100次,超过半数的总推文量达200篇以上,仅有5.23%的账号没有推送过文章。中山地区政务机构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重视程度较高。
2017年,中山电子商务发展活跃。在阿里研究院3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排行榜”中,中山名列“2016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城市”排行榜中第5位,位于广州、金华、深圳、杭州之后。
根据中山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山市贸易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电子商务销售额为41亿元,其中批发零售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2亿元,住宿餐饮业电子商务交易额为0.9亿元。电子商务企业数量约有935家。B2B交易规模为13.7亿元,比2016年增长12.5%;网络零售18.3亿元,比增44.2%。
根据市邮政管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16日),中山发出电商件952.6万件,承载货值约15.2亿件,较2016年同期增长25.9%;从外地寄往中山的电商件约520万件,承载货值约8.32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6.8%。
2017年,中山共有1409家企业向市工商局成功申请红盾标识,比2016年增长60倍。中山积极向省商务厅推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如今包括中山市八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网络零售)、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网络零售)在内的xxxx,已获广东省商务厅认定为《2017-2018年度广东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中山电子商务产业起步较早,依托中山电子商务发展大环境,以及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商聚集区域,发展起一大批优秀电商企业,加速全市电子商务产业跨越式的发展。2017年,包括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中山美居电商产业园、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与西区办事处共建的“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山)示范园”,均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7年,中山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出现强劲的发展趋势,并且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获得了一定成绩。在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中,2017年中山电子政务在国内351个城市中位居第12,超越了杭州(第18名)、青岛(第15名)、厦门(第14名)。
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号角下,中山传统电子政务的PC、内网模式已经基本转换为职能单位业务系统(PC+移动端)、门户公示、与市民互动的“互联网+电子政务”时代。2017年,在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新技术的影响下,中山各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工程加速横向铺开、纵向深化,跃入互联网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
其中,提供云计算服务能力的中山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在4G技术与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支撑情况下,助力中山政务信息化项目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加速实现普及,基本所有信息化项目实现PC+移动终端的整合使用,提升了政府职能的办公效率,也给公众提供了查询、业务办理的移动端服务。截至2017年年底,中山电子政务云平台为全市40多个部门的超100个信息系统提供云平台资源服务,初步具备了云计算能力。
2017年,中山电子政务发展基本覆盖市--区--乡镇,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建立了数据中心、业务管理、办公管理、政务写作、公众服务等。以OA系统为例,在2017年已经实现整合所有镇区OA系统,统一在市级OA大平台上运作,实现数据互通,整合的方式不是推倒各镇区已建设的OA系统,而是可通过对接方式保证OA系统的统一平台运作,数据互通共享。
未来几年,中山电子政务的发展将深入到基层,为公众提供服务,智慧社区、惠民服务、社区服务将实现“微政务服务中心”,扎实“互联网+政务”的服务改革。预测2019年,智慧社区将全面覆盖整个中山市,并且社区内叠加政务、民生、社区、传媒、快递、志愿服务、社团等模块,中山也将加大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
2017年,中山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97.58亿元,同比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拉动GDP增长0.32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7%和12%,金融业在中山市支柱产业和服务业中的比重逐步提升。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触角不断延伸,这一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中山新经济模式下的理想润滑剂。据广东省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分析,2017年,中山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活跃用户人数、累计交易额均有一定的增长,中山互联网金融行业规模同比2016年约有10%的增长,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中山网络理财和信贷用户规模增长明显。以人民银行中山市中心支行和市金融局合建的中山市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系统”)为例。截至2017年10月末,137778户企业和2493名个人注册为一体化系统用户;企业通过一体化系统申请累计获得银行授信15188笔、金额5435.21亿元。其中,小微企业累计获得9672笔授信,金额991.08亿元,笔数和金额分别占企业通过系统授信笔数及额度的63.68%和18.23%。个人累计获得授信764笔、金额7.05亿元。
中山互联网金融产品矩阵更强大。2017年,建设银行针对中山地区率先上线“云税贷—ETS数据”业务,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对诚信纳税的优质小微企业发放全线上信用xx。保险机构也积极加强与银行合作,共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政银保”等创新担保方式的融资产品。
2017年中山移动支付的重点是个人应用。据艾瑞观察,2017年中山的餐饮、商超、娱乐等线下重点行业的移动支付比例已超过现金及xxx。一些小商店和商贩也开始使用移动支付。支付宝和微信与xxx捆绑移动支付等同于刷卡,但商户不需要POS机,用户也方便。这种xxx与虚拟并存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将进入账号双轨时代。
云计算如今已成为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2017年,中山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在扩大,正在酝酿形成涵盖软硬件、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应用支持服务等主要环节的产业链,预计未来几年将有较大的增长。
在政务云方面,中山通过建设云平台,打破了原来由各个部门投资建设一个个数据孤立的“别墅式”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格局,改为采用集中采购、统一运维的机房、主机、存储、网络物理设施提供等云服务,降低运行成本。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山云平台的服务器集中比达1:10(即1台云服务器可代替10台传统PC服务器的效用);单台PC服务器运维成本下降80%,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在工业云平台领域,为加快推进中山企业“上云”和“用云”,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计划在2018年利用自有物业建设的7个“云体验中心”,覆盖全市24个镇区,或为企业提供云咨询、云体验、云培训、云迁移、云生态五大标准服务。
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通过云平台成功落户中山市,并在中山市规划建设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安全云平台服务基地、xx设备运营维护基地和应用服务中心等四个产业基地。接下来,中国电子计划通过中山的四个基地,把服务辐射到广东乃至全国,将为中山带来广阔的产业前景。
云计算、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结构类型的高度复杂化,使得大数据技术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有机构预测,2016年末,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500亿元,随着各项政策的配套落实及推进,2020年产业规模或达13626亿元。
落地中山,2017年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也有高速的增长。在众多应用领域中,电子商务、电信领域应用成熟较高,政府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市场吸引力大,具有发展空间。
2017年,中山一些xxxx正加快布局大数据产业,如明阳智慧建设了大数据平台,将控制策略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存储前沿技术融合,进行风电场优化、定制化设计、资源评估、智能风场管理,推进无人值守智慧风电场建设;中山第15家A股上市企业乐心医疗,借助大数据搭建智能医疗平台,帮助解决患者、医生、家属之间以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逐步开放安全可靠的数据接口给第三方合作平台。
目前,中山大数据企业有三类:数据资源型、技术拥有型和应用服务型。数据资源型企业即先天拥有或者以汇聚数据资源为目标的企业,如中山电信运营商。技术拥有型企业是开发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以及可视化工具的企业,包括软、硬件企业和解决方案商,如东方国信(中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黑子信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应用服务型企业是为客户提供云服务和数据服务的企业。
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引来各方淘金者,中山镇区当然也不例外。2017年,中山重点推进火炬—东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基地、三角镇中联信息科技园和南区北斗物联网产业园等3个大数据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载体。除了上述3大平台之外,中山还以网络基础设施层、数据载体层、行业云应用层和数据运营层共4个层次为主体,通过创建广东省大数据发展综合试验区,形成“413工程”,将自身打造成为广东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区。
从产业角度而言,人工智能是包括计算能力、数据采集处理、算法研究、商业智能、应用服务构建在内的产业生态系统。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提升效率,改变生产方式。
2017年,人工智能也已开始在中山萌芽。由中山市政府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力打造的哈工大智能装备产业园,是从事机器人及xx无人智能装备产业研发基地,共有三大主营模块:中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集群、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目前,产业园中已有7家企业成功入驻,4家项目公司已完成答辩准备落地。
其中,中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于2017年,该中心的海外拓展平台由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海外事业部负责日常运营,将在美国硅谷搭建创新平台,建立起中美间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的交流渠道,并引进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团队,推动优质项目转化落户新区,实现产业创新集聚发展。
2017年,中山已经有近300家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通过登陆新三板在资本市场快速获取融资,使企业进一步成长。中山市金融工作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前登陆新三板市场的中山企业共有53家,这些挂牌企业在2016年全年共纳税4.91亿元,同比增长41.28%。
在国内互联网第三次上市潮中,资本市场“中山军团”也加速扩容。根据广东高维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2017年,短短3年时间,中山有7家互联网企业上市,4家企业发起定增募集16多亿,利用资本杠杆给企业迅速补充“子弹”xx“钱荒”,并在技术更新换代的浪潮中不断通过并购壮大自己的版图。
登陆了资本市场的7家互联网企业,分别是K12在线教育公司全通教育、“翼校通”系列产品开发运营商能龙教育、中山生活网开发运营商威盛科技、“商务e云平台”开发运营商今科科技、智慧城市相关APP开发商快车科技、“互联网+教育”平台及服务运营商峰杰股份、健康医疗软件开发及服务运营商中山爱科。
登陆资本市场后,越来越多中山企业成功“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引入全球前沿的创新技术,从而实现企业转型。例如,全通教育向教育科技孵化器EME增资39.98万英镑,获得其7.48%普通股股权,从而对国际教育产业进行技术整合和内容调整。全通教育对国际教育产业的技术整合,是目前中山上市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布局全球研发网络,实现与世界创新链结合的一个缩影。
作为制造业发达的城市,中山在“2016 年广东省‘互联网’试点项目”上,就有6个入选项目集中在“互联网+先进制造”项目上,彰显了中山在“互联网先进制造”方面的优势,也为中山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随着智造2025的推进,省市对产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中山一批企业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对工业实体的提升作用,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山制造业与互联网的交融发展。
自2005年开始,中山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触“网”,沙溪镇的休闲服装、大涌镇的牛仔服装、三乡镇的鞋业、小榄镇的五金锁具、南头镇和东风镇的小家电、古镇的灯饰等都已经发展电商。其中,华帝、奥马等公司已经在电商行业做到了类目前列;明阳风电集团利用物联网、云平台和大数据等IT技术手段,建立高效的风机故诊断及专家系统。
中山大力推动技术改造,促使制造业与互联网交融发展,触发企业探索专项领域工业云平台建设,撒下“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大网。截至2017年年底,中山有3家企业入选“广东省首批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分别是中山英达思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均是扎根中山多年、已经在技改上先行发力的企业。
透过《中山市“互联网+”行动计划》可知,中山接下来将突出重点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未来几年,中山将聚力抓好智能化制造示范线建设,在优势传统行业中,培育1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线(自动化生产示范项目),并积极开展新型公共服务平台集群建设。
“十三五”时期,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的相继落地,“健康中国”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17年,在国家政策及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中山“互联网+医疗”应用已在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服务范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大门进一步打开。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逐渐完善。2017年,全市5家市属医院、25家镇区医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接入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诊疗数据信息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直接调阅居民在全市医疗机构的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截至2017年年底,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共采集医疗数据3.16亿条,其中住院记录106万条,门诊记录3900万条,检查检验记录2200万条,医生xx时调阅健康档案10万次。
线上诊间支付更便利。中山市统一支付平台已完成部署,包括线下支付、线上诊间支付两种支付方式。2017年,中山已有21家镇区医院完成了接口改造,实现了线下扫码实时便捷支付。坦洲医院、古镇医院、火炬开发区医院、三乡医院、西区医院已实现线上诊间支付,居民可以使用健康中山APP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直接在线支付诊金。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交易次数为58万次。
商业保险已试点线上线理赔。2017年,中山市商业保险线上理赔平台在坦洲、开发区等医院试点,其商保理赔流程由原来人工处理的30天缩短到24小时。目前,全市已有9家区镇二级医院接入中山市商业保险线上理赔平台,开展线上理赔业务的保险机构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横琴人寿等多家公司。
国务院发展意见及广东省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允许医疗机构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实体医院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允许医师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允许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xx(一键续方)。未来五年,中山互联网运营将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中山杭创与中山亿家公司计划携手深圳腾讯公司建设以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陈星海医院等为试点单位的中山市互联网医院、企业微信号,全流程打通从院内到院外、从门诊到住院、从信息流到资金流、从医疗到健康的闭环服务,提供云诊室在线咨询、复诊和慢病xx续方等功能。
早在10年前,中山就成立了电教站和教育信息中心,仅教育信息中心的编制约有12个,是周边城市的3倍有余。多年的发展,让中山的信息技术教育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可以说,在政府打造“互联网+教育”产业集群层面,中山是有较为扎实的基础。
2017年,在智能时代浪潮冲击下,中山教育产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全线贯通K12教育阶段,在幼教、基教、校内教学、校外辅导等方面实现全面覆盖。
中山东区出台《东区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专项实施方案》,把创建“互联网+”小镇纳入重点行动计划。
近年来,中山市东区、西区、石岐区三个镇区在“互联网+小镇”创建上争先恐后,各具特色。其中,2017年6月21日东区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互联网+”创建小镇;2017年,石岐区也提出打造的“大数据产业小镇”。
2015年12月,西区办事处与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联合创建了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山)示范园(简称中联创示范园)。西区办事处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连续三年每年设立1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目前中联创示范园已有中联创嘉华核心区、中联创金嘉数字媒体产业园、中联创中南服饰园区、中联创沙朗汽配产业园4个子园区,入驻企业超过200家,集聚了中凯智慧政务软件、尊一互动、华欣世纪网络科技、联创工场、立行科技、名门电子商务等一批软件开发、网络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类企业。目前,中联创示范园的政府参与、市场主导、社会合作的模式愈具活力。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山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平台的新平台经济正在呈现,开始塑造出一个新的产业组织和新的经济形态。
创造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即数字经济发展的2.0的新时代。其三个主要特征是平台化、数据化和普惠化、平台化:云计算平台以公用设施模式提供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了使用新技术发展各种新应用的门槛和成本,为实现普惠化提供了基础。
中山农村电商平台加速融合发展。目前,苏宁易购平台在中山拥有自营农村服务站12家,2017年全年交易额达1.3亿元,同比增长69%。苏宁易购农村服务站立足于乡镇市场,为苏宁会员提供商品与服务。邮政系统则通过邮乐网帮助农村居民代购,并在各镇区开办线下邮乐小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和物流配送。中山嘉丰建立菜丁网络销售平台,整合下属5个实体菜市场的肉菜商户资源,为顾客提供网上下单和线下配送服务,目前已有上万名的注册会员。
中山共享经济发展迎来大爆发。目前,包括美团、饿了么、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充电宝、共享纸巾等“共享”概念品牌商已在中山多个领域落地、生根、发芽。共享概念商通过互联网整合碎片化的资源,这在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就业岗位与就业市场匹配度,孕育着更加自由的就业形态。如交通出行领域,在中山,包括神州专车、滴滴打车在内的合法化经营网约车平台公司就有10家,提供了近10万个灵活就业的机会;生活服务领域,美团、饿了么在中山注册配送员超过1万人。